最近储能行业的热度简直要炸了。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不得不说这个行业的爆发确实有其内在逻辑。新能源全面入市导致峰谷电价差扩大,容量电价政策提升项目收益率,这些都在推动储能需求从政策驱动转向经济性驱动。
中信建投的分析报告指出,2026年需求预期增速可能突破20%。但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市场轮回的老韭菜,我更关心的是:这么好的赛道,为什么散户总是赚不到钱?
一、市场的残酷真相:好股票都是"震"出来的任何一只牛股都面临两个致命挑战:跟风盘越来越多和获利盘越来越多。主力资金最讨厌的就是这两类人。前者会稀释他们的利润空间,后者则随时可能成为砸盘的隐患。
我见过太多散户在牛股启动前就被震出局的案例。2025年6/7月份那波行情中,有一只储能概念股在不到十天里调整了近20%。当时多少人喊着"高位巨量出货",结果呢?这只是主力的一次常规洗盘而已。
展开剩余67%二、数据不会说谎:看清主力真实意图这些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:传统技术分析在主力面前就是个笑话。他们太懂得如何利用K线形态来制造恐慌了。什么"双头做顶"、"高位放量",很多时候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。
直到我开始使用量化大数据系统,才真正看清了市场的本质。这个系统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能识别四种交易行为:做多、回吐、做空和回补。更重要的是它能追踪机构资金的活跃程度。
三、实战案例:储能赛道的"震仓"艺术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案例。这只股票在上涨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大幅震荡:
区域①:巨阴下跌,调整近20% 区域②:"双头"形态吓退跟风盘 区域③:看似见顶实则蓄势传统技术派在这只股票上会反复被打脸。但通过量化数据我们可以看到,每次调整都伴随着明显的蓝色"回补"行为和持续的橙色"库存"活跃。这就是典型的机构震仓洗盘!
四、散户的出路:用数据武装自己现在的市场环境对散户越来越不友好了。机构拥有信息优势、资金优势和专业优势。但我们并非完全没有胜算。
量化数据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还原市场真相。当你能清晰看到机构的交易行为时,就不会被表面的K线波动所迷惑。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使用这套系统十多年的原因。
储能行业确实前景广阔,但要想在这个赛道上分一杯羹,光看基本面是远远不够的。你必须有能力识别主力的操作手法,而这需要可靠的数据支持。
最后提醒各位:以上内容均为个人经验分享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,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。
发布于:上海市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